【兩會聲音】來自山西的代表委員帶來這些涉化提案建議
全國人民矚目的兩會已正式拉開帷幕。今年兩會期間,來自山西省的代表委員們帶來多項涉化提案議案。
全國政協委員、美錦能源董事長姚錦龍
對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四點建議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錦龍的提案之一是《關于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姚錦龍建議:
一、部門聯動,完善政策法規配套措施。加強政策和產業統籌,推動氫能融入國家能源體系,轉換增長動力方面先立后破,在逐步完善政策和產業體系基礎上,吸收國外和其他省市經驗,探索氫氣作為能源產品管理的機制和要求,試點突破對于分布式制氫、制加氫一體站、氫能叉車應用等氫能供應、應用項目的準入瓶頸;以“國家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為氫能產業政策“1+N”的1,在國家層面推動部門聯動和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建立,加快完善政策法規和配套措施。參考天然氣和汽、柴油的管理規定,針對氫氣的“制-儲-運-加-用”各個環節,建立專門的氫能產業管理政策體系,完善相關安全標準和技術要求;持續推動能源、電力、化工、鋼鐵、船舶等領域氫氣制備和應用重點項目建設,逐步實現氫氣跨區域、規模化、分布式供應,構建面向未來的區域一體化、全國一盤棋的氫能供應網絡。
二、拓寬場景,加快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為加快氫能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推廣,建議國家層面明確加氫站的主管部門,制定全國統一的制氫項目、儲運設施、加氫站、制加氫一體站等設施的規劃、建設和審批辦法及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加快建設和提升商業化運營能力。為滿足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需求,需適度超前在物流干線、高速公路和主要城市周邊布局制加氫設施,逐步構建起覆蓋全國的氫能基礎設施網絡,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和使用提供配套設施。同時,鼓勵顛覆性和前沿技術的示范應用,以確保氫氣的低成本、高效率、大規模供應。這些措施均可促進氫能產業的高質量、高水平安全發展。
三、創新引領,加大氫能多元示范應用。建議在目前五大氫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示范基礎上,結合跨城際、城鎮、城鄉、港口的物流配送、客運等典型應用場景需求,拓寬應用示范區域和場景范圍,加快推動“氫能高速”路線規劃,實施“氫能社會”綜合示范;此外,引導和鼓勵氫能在非道路車輛、電力、儲能、船舶等新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應用;對氫能在發電、供熱等多領域示范應用、綠氫供應項目等給予專項資金支持,布局建設氫能綜合應用示范區,支撐源頭技術向終端應用轉化。不斷優化氫能產業生態鏈布局,持續打造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氫能產業集群;推動氫能全過程創新攻關、試點驗證和示范應用,帶動產業鏈技術成熟和降本增效,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開放共贏,構建氫能減碳交易體系。建議充分利用降碳減碳國際共識,廣泛開展各國氫能產業交流合作,探索建立接軌國際的氫能標準體系,逐步形成利于融入國際供應鏈的氫貿易網絡,為各類市場主體開展氫能產品和衍生品交易健全規則制度,提供場所、設施及相關服務;以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規模化應用為基礎,加快建立氫能在交通等領域碳減排核算方法體系,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減排量納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體系;以重點企業前期方法學研究為基礎,從國家層面組織開展氫能領域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方法學研究,出臺氫能交通領域碳減排量化核證國家標準,提升氫能交通領域項目推廣的經濟性。
山西代表團
支持山西推進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建設
今年兩會期間,山西代表團提交《關于支持山西推進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建設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建議》提出:
一是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山西晉北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納入國家“十四五”現代煤化工產業總體布局,支持山西晉北建設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等大型現代煤化工項目。
二是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煤制油納入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儲備體系,在一定時期減免煤制油品消費稅或實行消費稅差別化征收政策,鼓勵支持企業創新發展,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山西代表團
支持山西建設國家級甲醇經濟示范區
今年兩會期間,山西代表團還提交了另一份涉化議案,即《關于支持山西建設國家級甲醇經濟示范區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建議》提出:
一是支持山西晉中建設國家級甲醇經濟示范區。建議國家相關部委從戰略發展和產業引導方面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明確支持山西晉中建設國家級甲醇經濟示范區。建議國家加快在山西開展綠色甲醇重大生產力布局和科研布局,構建焦爐氣與二氧化碳耦合生產制醇、生物甲醇、煤化工與綠氫綠氧耦合制醇的甲醇生產新格局。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和有關科研機構在甲醇經濟產業布局、發展政策,以及行業頭部企業投資落地等方面給予山西傾斜支持。
二是建議工信部將加注綠色甲醇的汽車納入新能源汽車目錄或參照目錄管理,增強消費者信心,推動甲醇汽車推廣應用。
三是推進完善甲醇加注體系建設。為支持甲醇汽車打造更多應用場景,打通跨市跨省加注瓶頸,建議從國家層面制定出臺加注站審批標準和流程,并鼓勵利用現有加油(氣)站,在能力建設允許的前提下,通過改擴建完善覆蓋山西省、輻射全國的甲醇加注和保障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孫予罕
遵循方向推進山西的能源革命和高質量發展
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習近平總書記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后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激勵鼓舞著大家,聯組會現場氣氛熱烈。會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全國政協委員、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院長孫予罕堅定地說:“我們要遵循總書記指明的方向,砥礪前行,匯聚創新,推進山西的能源革命和高質量發展。”
孫予罕介紹:“總書記在會上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也不要搞一種模式。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走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對于我們山西而言,就是要做好煤炭高效清潔利用這篇大文章,包括發展和解決煤電調峰與煤制油氣新路徑及其經濟瓶頸,推進煤炭從燃料轉向材料的綠色低碳高端化發展,布局CCUS與氫能等未來產業的顛覆性科技創新。”
結合自身實踐,孫予罕表示:“科技創新與重大突破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為了要把科技創新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我們要構建高質量的創新鏈并打通人才、創新與產業的鏈條。這里要特別強調多元化的中試集群,這是融合創新鏈和產業鏈并且實現創新技術迭代的重要環節;與此同時,多元化的培養綜合性青年人才隊伍,并探索各類人才的培養與實踐模式。對于具體工作而言,那就要充分發揮山西研究院‘開發融合,匯聚創新’的機制優勢,對接企業需求,凝練科技目標,聯合省內外力量,集智攻關并落地三晉。”
全國人大代表趙建國
三項新技術點燃生態碳匯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開展鹽堿地治理、沙化土地綠化、礦山生態修復的新技術研發,提高植物在困難立地條件下的生長速率及成活率,提高生態碳匯能力,既是國家重大戰略,也是區域轉型發展的迫切需要。”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民盟大同大學委員會主委,煤基生態碳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山西大同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院長趙建國表示。
趙建國建議在以下三個領域培育新質生產力,提升生態碳匯能力的高質量發展。
一是鹽堿地治理。煤矸石具有改善鹽堿土壤物理和化學性質的潛力,將煤矸石應用于鹽堿地,能夠達到煤矸石資源化利用和鹽堿地改良的雙重效果。研究表明,煤基石墨烯可顯著促進植物根系生長并大大提高其抗干旱、耐鹽堿的能力,提高困難立地條件下的植被成活率,增強生態碳匯能力。
二是沙漠治理。在沙漠治理方面,目前較為先進的技術主要有立體固沙法、黏合劑固沙法、藻類固沙法。立體固沙法采用麥草、稻草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可防風固沙、涵養水分。上述方法在固沙治沙方面成效顯著,但用于大面積治沙仍存在成本較高的問題。
三是礦山修復。在礦山修復方面,最新研究表明石墨烯對土壤具有較強保水保肥能力,可顯著提高植物在困難立地條件下的生長速率及成活率,提高生態脆弱區植被的碳匯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趙建澤
建議加快建設煉焦煤現代化產業體系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焦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建澤表示,加快建設煉焦煤現代化產業體系,對于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影響深遠。
趙建澤提出,一是加強煉焦煤資源保護,保障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二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煉焦煤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參與煉焦煤資源全球治理,提升話語權和影響力。強化品牌建設和評價標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