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堅強領導指引民營企業前進
——訪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世江
隨著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全國各行各業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石油和化工行業各企業也自上而下宣貫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提出的新目標、新要求。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多氟多)是一家民營企業,但其黨建工作已成為非公經濟中一面高揚的旗幟。李世江作為多氟多的領導者,始終堅定跟隨黨的領導,將“加強黨的領導”寫入公司章程,在多氟多內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黨建創新體制和發展模式,使黨組織成為企業的堅強后盾和發展動力, 印證了“黨旗紅則企業興”的信念。近日,記者就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等相關話題,對李世江進行了采訪。這位榮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的企業家,從民營經濟成長、推動共同富裕、企業高質量發展等多個層面,與記者進行了交流。
談非公經濟:
民營企業發展必須依靠黨的堅強領導
李世江認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根本在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兩個確立’在思想上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李世江向記者表示,“兩個確立”是我們黨成長、成熟、成功的表現。堅持黨的領導,既是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基礎,也是民營企業的發展遵循。
李世江認為,“兩個確立”為中華民族迎來偉大復興的好時機,也為中國民營企業迎來發展的新機遇。“一個好的企業不是看其好的時候有多好,而是不好的時候是否可以屹立不倒。”李世江表示,企業的長遠發展需要增強韌性,遠離脆弱,而這一過程必須依靠黨的堅強領導。
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民營企業伴隨中國共產黨的成長而不斷發展的歷程,李世江談到,黨的幾代領導集體所形成的的重要理論,為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注入了充足的動能。
十八大以來,黨的發展進入新的階段。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大力支持,推動和激勵廣大民營企業奮力拼搏、蓬勃發展,使之成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民營企業的重視,體現了黨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心。” 李世江談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黨共同團結起來的歷史使命。在實現這一歷史使命的過程中,民營企業一定要發展自己的紅色基因,為國家的發展貢獻民企力量。
2021年,李世江榮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并作為“兩優一先”表彰對象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接見。李世江告訴記者,總書記的接見給予他很大的鼓舞和巨大的力量。而黨的二十大的召開又再次讓他看到更新的目標、感到更大的責任。
黨的二十大報告不僅再次重申兩個“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還第一次明確提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標志著我國民營經濟將迎來新的歷史機遇和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李世江談到,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始終伴隨著黨的成長而不斷獲得新機。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多氟多填補了氟化工領域多項國內空白,先后實現了六氟磷酸鋰的國產化替代、電子級氫氟酸的科技攻關等重大突破,將新時代中國民營企業的“高精尖”形象深刻烙印在國際市場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多氟多主持制定了多項國際標準,在全球氟化工領域奠定了領導者地位,為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贏取了關鍵的話語權,為中國企業走向海外搭建了新的平臺。
談經商為民:
以“三次分配”為抓手推動共同富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并提出“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在采訪的過程中,李世江向記者推心置腹地表達了自己對于企業、對于資本的看法。他曾經對于企業家的定位有著困惑:“企業家每天都在盡己所能地為國家貢獻智慧,為社會創造財富,但是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成為資本家了。那么這個企業家所做的工作究竟是高尚的,還是卑劣的?”
在參加中央黨校學習時,李世江曾與共同學習的同志們共同探討過這一話題。如今,他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屬于社會主義旗幟下民營企業家們的答案——通過“三次分配”的方式,為實現全國人民的共同富裕奉獻自己的力量。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民營企業家肩負的重任。
李世江告訴記者,初次分配是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共存。在企業管理過程中,這一點體現在要讓職工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相應的收入。勞動的收入要不斷提高,勞動的環境要不斷提升,這是企業家需要為員工做的第一件事。“在初次分配中,一定要對職工多一些關懷,要將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落到實處。”
再分配,是指生產之后政府利用稅收與財政支出,在不同收入主體之間進行再分配。對于企業來說,通過創造更多的價值,從而繳納更多的稅款,是在“再分配”環節能作出的最大貢獻。而第三次分配則主要由高收入人群在自愿基礎上,以募集、捐贈和資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對社會資源和社會財富進行分配,是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補充。
李世江認為,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應當將第三次分配充分融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當中,讓第三次分配發揮更多的作用。具體到多氟多,李世江告訴記者,在企業利潤較好的時候,為職工打造更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為職工謀求更多福利待遇,是他對“第三次分配融入到初次分配”的理解,也是多氟多致力于為員工創造的良好生存環境。
尤其是在飽受疫情沖擊的當下,多氟多“將第三次分配融入到初次分配中”的理念,在保障員工的各項福利待遇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自疫情襲來至今已有3年時間,記者了解到,在這3年的時間中,多氟多的職工數量不減反增,工資不降反升。李世江通過保職工收入、穩企業發展的方式,切實踐行了黨關于“共同富裕”所提出的目標和要求。
而對于“將第三次分配融入再分配”這一問題,李世江的回答是“創造更多價值,繳納更多稅款”。“多氟多不考慮如何才能合理避稅,而是想繳納更多的稅。”
企業是逐利的,而社會主義旗幟下的企業,其逐利的最終目的不是實現企業家的個人富裕,而是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這就是李世江在多年的企業管理當中尋找到的答案,這就是社會主義企業家與資本家最根本的區別。中國式現代化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發展愿景,這樣的美好愿景賦予了中國企業家崇高的使命。而李世江帶領著多氟多,正不斷奮進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當中,竭盡全力為實現“共同富裕”這一宏偉愿景作出更大貢獻。
談創新發展:
以新能源新材料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而高質量發展同樣也是當前背景下,我國石化行業發展的首要目標。
“高質量發展一定是和時代的發展同頻共振的,一定是創新的發展。”李世江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深刻的思考,他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既是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也是帶著創新思維思考時代發展方向的現代化。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創新一定將置于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創新一直是多氟多的立足之本。在攻克了六氟磷酸鋰、電子級氫氟酸等一系列“卡脖子”技術后,李世江告訴記者,多氟多如今將創新的目光和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鎖定在新能源領域。
“以氟為基、制能依氫、行之有鋰、坐地為鈉”,多氟多把化學元素周期表右上角的氟與左上角的氫、鋰、鈉三個元素結合起來,形成了獨特的新能源發展體系,并把握近幾年新能源賽道的黃金發展期,實現了豐厚的盈利。
李世江介紹說,鋰離子電池是新能源浪潮中的主流能源。但鋰電的發展仍然受到資源不足等因素制約,不足以支撐下游應用端的各項開發。因此,多氟多在開發鋰離子電池相關產品的同時,還在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和鈉離子電池。
“氫燃料電池是終極能源,在氫燃料電池的開發中,含氟質子膜是核心基礎材料之一。”李世江告訴記者,作為氟化工行業領軍企業,含氟質子膜是多氟多目前正在攻關的科研課題。
被稱為“未來能源”的鈉離子電池也是多氟多在新能源體系中不斷創新研發的關鍵產品。記者了解到,近期多氟多鈉離子電池已有小批量成品下線,正在進行各類測評。
“在我們自己的版圖上,現階段要把新能源發展好,而新能源要想發展好,則離不開新材料的支撐。”李世江介紹說,目前多氟多已形成“新材料支撐新能源,新能源牽引新材料”的發展格局,下一步將結合公司自主研發的智慧平臺,將新能源與智能制造結合到一起,實現真正的高質量發展。
談到企業未來的發展,李世江感慨萬千。“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是我們民營企業對自己的本質要求。”李世江表示,在多年發展中,黨中央給予民營企業高度的信任,通過改革開放、供給側改革等舉措為民企發展創造通途,民營企業不能辜負了這樣的信任。
為了回報黨和國家對民營企業的重視和信任,多氟多積極承擔國家項目。截至目前,多氟多已承擔23個國家級項目。這些項目將企業發展與國家命運聯結在一起,實現同頻共振。同時,通過承擔國家級項目,多氟多也明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李世江向記者透露,多氟多又制定了新的發展目標,那就是再解決3~5個卡脖子工程,為民族、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