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千年之城的千億之約
峨眉山陰,岷江河畔;千年眉州,東坡故里。眉山古稱眉州,因峨眉而得名。地處成都以南,是離成都最近的地級市,也是四川最年輕的地級市。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四川第一站就到了眉山。這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城市中,傳統文化與現代產業在歷史跨越中碰撞。在發展化工產業方面,眉山已形成天然氣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三大產業集群。調研組走進眉山,深切感受眉山化工產業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的新實踐。
調研組來到總部坐落于眉山高新區西區的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川金象),感受到公司的名片在于“首創”。公司在全球首創年產30萬噸氰胺一體化碳氮新材料產業鏈。而在此之前,川金象也在全球首創了“天然氣—氨—尿素—三聚氰胺—硝酸—硝酸銨—硝基復合肥”一體化產業鏈,使用碳少氫多的天然氣作為化工綠色原料,通過循環經濟產業鏈和低排放綠色技術優化,充分利用化學反應各元素,實現全工藝過程的低消耗和近零排放,以達到本質環保目的。
2020年度,該化工化肥循環經濟產業鏈榮獲中國氮肥行業科技進步特等獎和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經過22年的技術持續創新,川金象已在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硝酸、硝酸銨等關鍵產品環節上積累了眾多新技術,在此基礎上規劃了年產30萬噸氰胺一體化碳氮新材料產業鏈,全球首創“氰胺全家福”產業鏈(全球首套單產10萬噸/年氰胺裝置即將投產)。該項目以天然氣為原料,采用公司自主知識產權新技術全產業鏈生產單氰胺、雙氰胺、三聚氰胺及其下游精細化學品和新材料。單雙氰胺生產力能耗不到目前電石原料路線的40%,三聚氰胺綜合能耗僅為目前先進水平的45%,所有副產物資源化利用,全產沒有工藝“三廢”,資源利用率進一步提升,成本進一步降低,產品質量大幅度提升,為高質量低成本的碳氮材料推廣應用打下成本基礎,實現了傳統產品的綠色高質量發展。
在眉山,和川金象一樣打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還有很多化企。萬華化學正在加速打造西南綠色化工基地,晶瑞電子、江化微、和晟達等企業集聚,建成西南最大的濕電子化學品生產基地,青衣江元明粉、立白實業、聯合利華等企業集聚形成日化產業鏈,擁有全球最大的鈣芒硝生產基地。
四川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審議通過《關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力譜寫四川發展新篇章的決定》,鮮明提出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總牽引,實施“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部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四川實踐。
眉山化工產業正在踐行這樣的實踐。眉山市圍繞頂層設計下足功夫。一是明確導向。市委五屆二次全會、七次全會分別做出加快發展“1+3”產業和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確定“1+3”產業為主攻方向,“1”既突出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其中主要發展鋰電、晶硅光伏、化工新材料三個細分領域,打造三個千億產業,打造成渝地區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二是規劃先行。制定《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眉山市鋰電產業發展規劃》,繼續落實《眉山市綠色化工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三是建立機制。建立“1+3”產業鏈“鏈長制”,分管工業副市長擔任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鏈長”,研究解決產業發展問題。
眉山化工產業也在朝著千億級的路上不斷交出優異的成績單。今年以來共招引化工產業項目10個,總投資94億元,化工企業總戶數達88戶。放到一個更長的時間周期中看,2022年,眉山市化工產業規上企業71戶,產業規模達320億元。產業規模由建市初期的10億元快速發展至300億元以上。
未來眉山市將圍繞天然氣化工、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等3個細分領域,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小、稅收貢獻大、發展前景好的優質綠色化工產業項目。力爭到2027年,化工新材料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打造成為四川省一流的綠色化工材料基地。
新時代新征程,調研組在眉山重點化工企業的所見所聞,正是當地化工產業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實踐。這座千年文化之城正在打造四川省一流的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的征途上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