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質生產力丨中國石油東北銷售公司郭廣海:發展新質生產力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2023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從東北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這一概念,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作出重要部署,再到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進行系統闡述……習近平總書記以深邃的戰略眼光和高度的理論自覺,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為什么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問題。
新質生產力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國有企業既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中堅力量,又是新質生產力發揮作用和實現價值的主要陣地,而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也會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對于東北銷售公司來說,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立足公司實際,培育具有大區特色的新質生產力,讓新質生產力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顯著特征和強勁推動力、支撐力,實現更高效率的生產力水平。
轉觀念聚共識
做優主責主業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會有什么樣的行動,從這個意義上說,思想就是生產力。東北銷售是中國石油大區銷售公司之一,是中國石油銷售公司在東部地區的派出機構,肩負著保障上游煉化企業生產后路暢通、下游銷售企業資源穩定供應的責任使命,這是我們的主責主業。必須自覺站位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產業鏈整體價值最大化的高度,構建全員市場思維,持續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徹底摒棄“等、靠、要”思想和“坐商”思維,牢固樹立“服務創造價值”新理念,把提升服務質量作為天職,不斷優化服務標準,精準服務對象、深化服務內涵、提升服務質量,持續為客戶提供超越預期的增值服務。
今年以來,公司各級黨組織依托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形式,圍繞“七個摒棄、七個強化”開展82場次專題大討論,強化員工市場意識、效益意識、競爭意識、服務意識,使“服務創造價值”“服務就是效益”“服務就是我們的生命”成為全員共識。建立以日對接、周碰頭、月總結、季走訪、年座談為主要內容的“五位一體”服務保障機制,主動向煉化企業呈送產需形勢報告、東部地區產銷運行周報,開通綜合營運平臺信息共享,幫助煉銷企業實時掌握運行動態。精準預測產銷走勢,深入研判東部煉銷企業運行難點,定期、不定期走訪煉銷企業,聽取各方意見建議,爭取理解支持。精準產銷對接,引導煉化企業生產適銷對路產品,科學安排資源組織節奏,全力保障資源運行高效。
上半年,14家直煉交貨計劃完成率100%,21家省市銷售企業配置計劃完成率98.95%,東部35家煉銷企業服務滿意度均在99%以上,為集團公司全產業鏈創效15.78億元。
拓展新業務新業態
上揚“第二曲線”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形成新質生產力,關鍵在培育形成新產業。東北銷售的高質量發展不能只靠一個產業“打天下”,而是需要百舸爭流、千帆競發。
近年來,公司主動求新求變,不斷提升“創”的能力和“成”的本領,聚焦新業態,搶占新領域,積極開展產銷儲運貿新業態培育。重點在航煤市場開發、金融衍生品試水、保稅船燃加注等綜合大宗能源產品拓展等方面,持續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抓實“庫容一體化管理”,深入推動上下游企業倉儲設施一體化統籌利用,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抓實“套保業務”,深化與中國石油規劃總院、國際事業有限公司、上期所等系統內外專業機構交流合作,采取跟隨策略、同向操作,對沖油價跌價風險。加快油品監督檢查中心隱患治理、哈爾濱實訓基地建設步伐,完善實訓基地功能,積極開拓環境檢測業務;與中國石油規劃總院、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重點院校等機構加強合作,確保行業大模型研究等課題研究取得新成果。
抓實“航煤市場開發”,成立航煤銷售專班、區域專項小組,層層壓實責任,建立區域客戶經理負責機制,在供應渠道穩定性、物流配送精準性和經濟效益最優性等方面發力。及時回應、快速解決航煤客戶關心關切的保供問題,增強航煤營銷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協調華北石化優化和調整產品結構,加大航煤生產力度,做好資源備貨,協調打通河北任丘到山西忻州首條航煤鐵路運輸流程,實現中國石油航煤首次進入山西市場;拓展華南地區航煤市場,主動與中航油、通用航空等專項用戶建立“互聯互通”機制,不斷優化發運方案,精準把控公路發運節奏,確保市場供需精準匹配。上半年航煤銷量同比增長11%,創歷史新高。
釋放新動能新優勢
推動數智化發展
當前,數據已經成為構成生產力的新型生產要素,數字技術的顛覆性突破和廣泛應用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使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成為可能。東北銷售緊緊圍繞“業務發展、管理變革、技術賦能”三大主線,持續推進信息系統補強工程,加快公司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步伐。
聚焦智慧油庫建設,開展油庫機動設備運行、監測、檢測、維護數據自動化采集,實現所有設備運行狀態、維護、維修信息在線傳輸、分析、智能管控。逐庫完善付油現場步步確認系統、智能泵棚(房)建設,推廣應用設備設施射頻識別(RFID)智能巡檢等功能,實現油庫生產作業智能管控。聚焦智慧平臺建設,推進大集中ERP項目與綜合營運管控平臺融合,做到數據“四流合一”。推進安全生產預警平臺與統建系統融合,優化信息化監管流程,實現生產安全在線監控、設備維護周期管理、生產費用綜合管控的數字化分析、智能化管控。拓展綜合辦公管理平臺功能,實現管理制度融入工作流程的全流程在線管理。加快工控及辦公網絡基礎設施改造,提高傳輸速度和穩定性,做好數據支撐。
聚焦智慧物流建設,提升智能滾動優化功能,強化模型實用性和對比復盤,穩步提升DPO兌現率。用好水運智能平臺,及時做好信息共享,提升運行效率。開展物流系統2.0自備車管理功能升級,加強運輸公司公路車載數據的集成應用,實現業務、物流、財務數據互聯互通。聚焦數智化算力中心建設。建立公司級數據池,建設數智化算力中心,開展“業務數智化+”專項工作研究,著力推進業務運行智能化管理、科技創新和智能技術應用、產業鏈業財融合智能經營決策,讓“數智化”成為公司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的重要支撐。
構建新機制新體系
激活改革增量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既是發展命題,也是改革命題。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切實發揮國有企業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要持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打通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堵點卡點,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突出功能性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按照集團公司主責主業核定機制,圍繞成品油產業鏈價值最大化,聚焦大區公司“兩個確保”的主責主業,不斷增強大區公司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強化運行機制改革,創新組織模式,將自備車管理中心、安全監督中心、培訓與鑒定中心等職能歸位,加快區域優化主動配送中心、油庫管理中心、油庫維保中心、信息運維中心和煉銷一體化實訓基地建設,推進承攬煉化計質量和檢驗檢測業務,拓展公司生存與發展空間。
著力三項制度改革,圍繞落實“三能”機制,堅持“一企一策、一部一策”,聚焦經營效益“生命線”,主動配送“風險點”,推進考核向“考重點”“考難點”發力。針對性加強價值貢獻考核力度,探討對二級單位推行A、B、C分級管理。有序實施總額預算管理、工編掛鉤、工效匹配等差異化分配調控機制,樹立“績效靠掙”的理念,在油庫、駐廠辦全面推行阿米巴考核管理,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差距,提升考核分配的激勵約束作用。
聚焦強黨建筑根基
發揮保障作用
高質量的黨建工作不僅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提升組織力的關鍵,更是激活新質生產力的強勁引擎。一方面,黨建工作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培養創新意識,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進取精神,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礎和動力源泉。另一方面,黨建工作通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企業實施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提供了組織保障,確保新質生產力的有效推進。
接續開展“形勢、任務、目標、責任”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學習研討和層層宣講,讓廣大黨員干部員工充分認識到,“企業黨建的成效注重通過推動發展來檢驗、企業發展的問題注重通過加強黨建來解決”,始終把生產經營難點作為黨建工作的重點,擰緊黨建工作責任鏈條,完善黨建工作考評機制,充分發揮好黨建工作的保障和促進作用。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鞏固拓展基層黨建“三基本”建設與“三基”工作有機融合成果,構建基層黨建工作“組織、制度、教育、責任、考評、保障”六個體系,著力增強“兩個功能”。細化黨建與生產經營同向發力的方式方法,打造“黨建+”等創先爭優的載體平臺,帶動員工積極投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實踐中,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
從“新發展階段”到“新發展理念”到“新發展格局”再到“新質生產力”,與時俱進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贏得發展主動權提供了科學指引和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深刻的實踐意義。下一步,東北銷售要把習近平經濟思想特別是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與對中國石油相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結合起來一體學習貫徹,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培育壯大具有東北銷售特色的新質生產力,全力爭創世界一流示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