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質生產力丨北化集團陳宇:發展新質生產力,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北京化工集團作為有著66年發展史的首都國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上砥礪前行、奮勇實踐。現階段,北京化工集團正積極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技術積淀和化工價值,著力實現京內外高質量協同發展,以聚力推進“231”戰略布局(“2”是指兩大主業,即專用化學品制造與服務和以生物醫藥、新材料科技成果孵育轉化為主要特征的科技服務業;“3”是指三大業務板塊,即都市化工、高端制造、科技服務;“1”是指改革調整平臺,打造一個綜合性功能性保障平臺),不斷服務和融入新時代首都發展,全力打造國內知名的創新型企業集團。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積極融入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在工業革命的發展歷程中,繼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和電子信息時代之后,世界正經歷工業4.0的智能化時代大發展階段,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關鍵階段。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2024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首要任務,這些都進一步明確了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實踐載體,所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任務就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而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載體是制造業。
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包括:推進傳統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的深度轉型,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生物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中國是全球制造業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國家,這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技術條件。
當前,北京化工集團作為制造業企業正積極融入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主動抓好專用化學品制造與服務的轉型升級,包括推進主導產品的技術創新、生產工藝的升級改造,積極探索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科技服務、氫能產業鏈技術研發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謀篇布局。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新發展理念作為習近平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體現了鮮明的政治性、人民性、科學性和戰略性。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一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增強基礎研發能力和應用技術創新能力,加強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企業價值創造水平;二是圍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優化企業整體業務結構,主動融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三是聚焦“雙碳”目標,在融入綠色產業鏈中,體現企業的專業能力和價值,提升綠色生產力水平,擴大綠色產業發展規模;四是增強資源配置能力,積極探索“科技—產業—金融”發展新模式,努力提升制造業產融結合發展能力;五是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更好體現知識、技術、人才的市場價值,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此外,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做到統籌發展和安全,切實將發展成果轉化為安全能力,將強化安全能力作為保證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
同時,要深刻領會因地制宜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意義;傳統產業不等于落后產業、無效產業;傳統產業為新質生產力提供支撐;當傳統產業注入創新力量,也能“老樹發新枝”,形成新的活力。
作為一個傳統工業企業,北京化工集團既肩負已有產業體系的轉型升級,又進軍或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貫穿到“改造”與“新建”的全過程各方面,確保我們的高質量發展成果可持續。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構建新型生產關系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生產關系的發展需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這是人類社會普遍具有的經濟規律。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要構建新型生產關系。新質生產力要素包括新型勞動者、新型勞動資料和新型勞動對象。新型勞動者呈現高素質化;能夠充分利用現代技術、適應現代高端先進設備、具有知識快速迭代的能力。新型勞動資料呈現高智能化;出現了人工智能、物聯網、自動化制造設備等一批具有顛覆性的生產工具。新型勞動對象呈現高算力化;以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為代表的技術創新與應用,能夠為生產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隨著科技革命的深度發展,培養高素質的新型勞動者群體變得尤為重要,所以構建新型生產關系就變得極為迫切。構建新型生產關系重點要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機制,充分調動技術研發人員的積極性、創造力,完善各類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等,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
北京化工集團廣大干部職工要切實增強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堅定信心、埋頭苦干、銳意進取,重點聚焦效率改善提升、全要素生產率貢獻,堅持把化工集團的事業發展好,把國有企業的責任履行好,為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發展新質生產力更好服務首都發展
作為首都國企,化工集團要積極貫徹落實2024年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精神,以更加積極開放的姿態在首都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平以及融入“五子”聯動新格局中,找準定位和坐標,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通過全力推進“231”戰略布局實現集團高質量發展目標,更好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
做強做優先進制造業,提升集團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高端橡塑乳膠制品、高性能工程塑料、涂層與粘接材料、精細化學品“四大產業鏈”持續強鏈補鏈延鏈優鏈;新建項目要贏在“起跑線”,擁有高端化、智能化特質,落實安全、創新、綠色理念,具備核心競爭力;改造升級項目要對標新建項目,高起點、高站位,經得起市場檢驗;要以“斷舍離”的勇氣堅決淘汰落后產業和產品。努力打造符合創新、質優、先進生產力要求的集團全新制造業新體系。成為支撐集團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強筋硬骨。
結合“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充實完善第二主業方案并加快培育。要堅定不移打造以生物醫藥、新材料科技成果孵育轉化為主要特征的科技服務業,積極構建“孵育孵化—條件保障—中試放大—產業轉化”一體化培育產業鏈。科方孵化器的橋頭堡作用,華騰橡塑廠區中試基地建設,華騰科技園圍繞生物醫藥產業功能建設,技師學院、華騰檢測等的條件保障,鏈鏈相通、環環相扣,把生物醫藥孵化北化模式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一個一個落實落地。成為支撐集團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強大引擎。
強化服務首都功能的專業優勢。北京化工集團以危化品安全管理為切入點,已經與一個北京市轄區簽訂合作協議,建立專業化公司,打造“1+1+N+X”全新模式,并正在積極謀劃復制推廣到“三城一區”和其他市轄區,擴展企業的專業技術服務能力。提升醫用氧氣、醫用手套、環保化學試劑、檢驗檢測、技能人才、廢物處理、應急物資及專業救援等方面的保障能力。深入挖掘文化資源價值,保護利用好老舊廠區并拓展文化空間。
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推進與央企“工業綠島”合作項目。深化華騰科技園一體化管理改革和試劑產業鏈整合。著力打造河北滄州生產基地,推進高等級化學試劑、電子化學品、丙烯酸乳液、聚氨酯黏合劑等產業發展。
加大對外開放合作力度。圍繞汽車、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氫能等“十大”領域,與政府相關部門、市屬國企、金融服務機構、高校分別簽訂合作或戰略合作協議,拓展化工集團服務和產品應用場景。運用信息化手段整合集團服務模塊與業態。積極推進集團專用化學品服務貿易智能化、數字化運營。
完善創新體制機制發展新質生產力
強化創新性引領性技術攻關,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已經開題的改性聚芳醚工程塑料、車載儲氫瓶內膽關鍵材料、LNG液貨圍護系統專用膠、電子化學品、新型合成膠乳等科研項目將加快推進,形成落地的科研成果并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新質生產力;全面落實集團科技大會精神,推進揭榜掛帥和6個軟課題研究項目;聚焦解決“卡脖子”問題,圍繞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結合實際、創造條件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積極爭取資源,打造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充分發揮集團設立的千萬級科研基金作用,支持重大項目,并積極爭取國家、北京市及行業重點專項支持,充分運用科技創新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拓寬多元化研發投入渠道。支持企業提升研發投入強度,加強對企業研發投入產出的科學評價,完善研發投入視同利潤考核政策。
繼續深化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加快充實創新人才力量。圍繞集團“231”戰略布局配置高端人才資源,并向科技孵化、生物醫藥、新材料以及四條產業鏈傾斜。加強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和緊缺人才引進,發揮科技研發、工程專業“技術帶頭人”和創新工作室作用。
長路險夷尋常事,信心賽黃金。信心乃力量之源,越是跋山涉水、風急浪高,越是滾石上山、攻堅克難,便越顯珍貴。走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康莊大道上,北京化工集團全體干部職工必將信念如磐、闖勁十足,以時不我待、團結奮斗的嶄新姿態,書寫北京化工服務和融入首都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