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工催化劑研討會開班!石科院李明豐詳解行業轉型與技術破局之道
9月16日,由《中國石油和化工》雜志主辦、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支持的石油和化工催化劑核心技術應用與創新實踐研討會正式開班。石科院院長李明豐在開班致辭中,結合石科院發展歷程與行業現狀,深入剖析行業挑戰、指明技術方向,為在場從事研發、技術、實操等工作的代表帶來深度分享。
李明豐介紹,石科院自1956年成立伊始,就肩負著以技術支撐我國煉油和石化工業振興發展的重任。20世紀60年代,我國的煉油技術落后,二次加工裝置甚少,僅相當于國外20世紀二三十年代水平,各種催化劑和添加劑的開發和生產也剛剛起步,遠不能滿足原油加工需要,加上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石科院科技工作者攻堅克難,參與開發出中國煉油史上的“五朵金花”——即流化催化裂化、鉑重整、延遲焦化、尿素脫蠟及有關的催化劑添加劑等五個方面的工藝技術。這五項技術實現了中國現代煉油技術從無到有的根本性突破,其推廣應用助力我國現代煉油工業雛形基本形成,使我國的煉油技術接近了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我國的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四大類產品產量猛增至617萬噸,自給率達到了100%。如今,中國煉油能力已達9.5億噸左右,年加工量超7億噸,穩居世界前列,但新的挑戰已然浮現。
李明豐指出,當前行業面臨多重壓力: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和滲透率的上升,汽油消費量在逐步下降;LNG對柴油消費替代占比持續升高。石油化工行業產能規模持續擴大但增速放緩,從“全面鋪開”轉向“有保有壓”的結構性調整階段,產能增長的驅動力也從單純滿足國內需求,轉向優化結構、提升競爭力的新發展模式。傳統產能加速推出,環保和效益的雙輪驅動行業優化。國Ⅶ標準已在醞釀中,碳排放問題不容忽視,未來碳價將深刻影響企業的效益。
聚焦本次研討會交流核心“面對挑戰,如何利用技術破局”,李明豐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一是深耕低成本技術升級,挖掘現有工藝與催化技術潛力;二是提升裝置與技術靈活度,把握產品價差機遇;三是夯實基礎后攻堅高端產品。“脫離低成本與靈活性直接做高端產品不可行,高端市場容量小,扎堆進入易導致價格崩塌,需先做好基本功再追求技術獨占性與先發優勢。”
據悉,本次研討會為期5天,內容主要圍繞石油煉制與裂化催化劑、環保與清潔燃料催化劑、化工與新材料催化劑、催化劑活化及循環利用技術等行業熱點展開,傳授催化劑技術,助力企業搶占技術制高點。
李明豐表示,希望借助此次培訓,以《中國石油和化工》雜志平臺建立起的長效聯系機制不斷助力行業協同創新。
《中國石油和化工》雜志總編輯陳葳主持了研討會開班儀式并表示,研討班的舉辦旨在凝聚行業智慧,推動催化劑技術創新與應用落地,為煉油化工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未來《中國石油和化工》雜志將持續深耕行業技術前沿,聚焦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與成果轉化,通過專題報道、深度訪談、學術研討等多元化形式,搭建起更具專業性、實效性的技術交流橋梁,既要當好新技術、新成果的“傳播者”,也要做好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鏈接者”,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技術動力。